请输入关键字
技能大赛简介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带动作用
深圳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热土,同时也是汽车产业人才聚集地。CN-TEP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打通产业人才输送链,为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社会就业提供新的探索。
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获得业界广泛关注,不仅展现汽车城产业人才强大的竞争力,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体现。职业技能竞赛在培养和选拔优秀技能人才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能更好地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加快为汽车行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能工巧匠,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技能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技术技能支撑。
同时竞赛能推动技能人才自身学习技能、热爱技能、投身技能、提升技能,激励更多能工巧匠投身到技能实践中,从而夯实人才基础,让技能人才成为受尊重的社会中坚力量。



历届大赛详情
赛事说明
开放报名 大赛启动
资格审查 参赛生效
组织学习资料、样题
初赛及角色前培训
决赛排名颁奖
参赛理由
对于学生
对于老师
对于学校
参赛学生和教授感言
重庆理工大学, “Solar Quintet”队长 李宛霖
第十二届全国总冠军
我们都很感谢自己和团队小伙伴们参加了本次案例大赛。从去年11月开始的校赛,到今年4月全国决赛,小半年的“战线”,虽说不长,但回忆起来无疑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参赛过程中,收获当然就是“战友情”,无时无刻的头脑风暴、熬夜备战,一有新想法马上打电话和队友分享,无论是谁想到一个新的idea,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高兴,以及学会怎么去协调分工、怎么将每个人的价值与优势发挥出来。 其次,是思维的历练。“框架结构—深度学习—融会贯通—呈现”,我们遵守这样的逻辑对待每一个新案例。我想学习、工作中很多问题也可以按这个逻辑解决:先定总体大方向,然后对每个模块进行细化、深入学习,接着将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查漏补缺,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想法呈现。通过几轮案例的实战,我们学到的这些底层能力,是终生受益的。 是对未来的启发。国赛经历难忘,暮春的上海,每个队伍在舞台上展示个性与风采。整个氛围活跃、开心,评委老师们幽默、智慧,问题一针见血,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对于未来,我一直满怀期待又稍带迷茫,这次国赛现场,前辈们的分享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够不断尝试、不断进取,有足够的能力去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 未来已来,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华中科技大学,“Sailing”队长 刘思璇
第十二届华中赛区一等奖
准备IMA比赛的这半年时间,我们搭建了初赛的杜邦财务分析和可持续增长模型、制定了区域赛的预算目标和实施策略、在总决赛针对采购环节展开经营分析。评委的点评也锻炼了我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大大加深了我们看待问题的专业性,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实务的帮助。 回望比赛经历,我们向业界专家、校内老师和校外导师请教学习,在图书馆借阅预算管理和采购供应链的专业丛书,在大大小小的讨论室和开放教师练习口语和排练走位。这是一次不断挑战自我、收获与付出相伴的旅程,我们犹记深夜讨论结束大门紧闭的管理学院、穿梭于宿舍与讨论室的骑行、一版又一版精益求精的PPT。当然,我们也会一直记得这半年五个女孩一同走过的战友情和老师们为情怀而陪我们熬夜的师生情。 我们相信,拥有对求知的热爱,带着不断提升的管理会计专业素养,我们将踏上为企业赋予能量,为理想不断拼搏的征途。比赛的结束不是终点,职业的发展还将延续,未来我们将一同见证。
西南财经大学,“Fiveplus”队长 米欣
第十一届全国总冠军
从初赛到全国决赛,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并咨询了一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了解得越多我们越感受到:在实务中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绝不是看几篇文章、读几本书就可以解决的。但是这次的比赛已经让我们的商业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提前去体验实际工作中会面临的问题。IMA为我们打开了管理会计世界的大门,比赛的结束只是我们深入研究的开始。十分感谢IMA带给我们珍贵的成长机会!祝愿IMA校园管理会计大赛越办越好!
西交利物浦大学,“The Wave”队长 沈心宇
第十一届华东赛区一等奖
在这9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四个经济和金融专业的学生获得了迅速成长,案例大赛也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让我们在学习之余,感叹会计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多么重要,管理会计的运用又是多么广泛和巧妙!
南开大学,"Espoir" 队长 刘颖
第十届全国总冠军
IMA校园管理会计案例大赛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多方位成长的全新体验。它是一个让我们学以致用的宝贵学习机会,通过深入研究精心编写的案例,我们一步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让我们受益匪浅。它更是一个让我们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一次次和同龄人沟通学习的机会以及来自专家评委的建议极大地拓宽我们的思路让我们不断打磨不断成长。
中山大学,"Light Chaser"队长 吴万博
第十届华南赛区一等奖
整个比赛过程,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不断拓宽,也不再是天马行空式地设想,而是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做支撑。即便是假设,我们也让它变得合理化,有依据。我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假设我是管理者,应该怎样管理公司;假设我是顾问,怎么更好地帮到客户;假设我是员工,希望以怎样的薪酬体系来激励自身表现。未来我们终将成为这些角色中的一员,比赛则让我们从学生身份中暂时抽离,学以致用体验工作会面临的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Tyr Back"队长 高博文
第九届全国总冠军
IMA校园管理会计案例大赛让我第一次将学到的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与案例深度结合起来,知识体系得到了巩固与加深,而且丰富了许多前沿的创新概念与想法,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如何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待企业和解决问题。这次比赛同样让我接触到了很多行业里面优秀的前辈和参赛选手,和他们的交往中,让我也看到了管理会计中不一样的新世界!
大连理工大学,"就现在"队长 张丽媛
第九届东北赛区一等奖
大赛分为多轮,每晋一轮有一轮的惊喜。一路下来切身体会到了管理会计知识带来的专业范,还有CFO评委的耐心指点,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和自己团队向着目标拼搏的过程也是很宝贵的经历。通过这扇窗,去看见更多可能!
华中农业大学,"Overwhelming"队长 夏欣
第九届华中赛区一等奖
我很认可CMA倡导的改变传统财务领域的思维模式,从而推动企业优化绩效的价值观。IMA案例分析大赛在近两年很热门,对于在校生而言是非常不错的锻炼机会和参赛体验,我和队友们都在此次比赛中不断学习、突破了自己原本的能力范畴,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对手!
西南财经大学,"Girl Party"队长 赵崎鸿
第九届西南赛区一等奖
IMA管理会计案例大赛在我们学校非常有名,每年都有许多同学参加。我们也是因此参与了IMA案例大赛。在参加案例大赛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对管理会计知识和商业社会逻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够将管理会计知识更好地运用在现实案例中,同时还学会了视频制作和剪辑。不得不说,IMA管理会计案例大赛是一个值得所有商科学生参加的比赛。
王立彥教授
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
IMA管理会计案例大赛,已经在中国连续举办十届。会计职业团体举办这项活动,是本职,也是践行社会责任。十年来,大赛对推动管理会计教育校际交流、推动产业-教育-研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深入沟通,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比赛的主角是学生,在比赛中锻炼个人意志,增进团队协作精神,积累职业生涯能力,无疑是对课堂和书本学习的重要充实。
王满教授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
IMA的案例超越了校内教学中的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导向,模拟商业实战场景,通过“以赛代练”的形式,将学生们带入职场。我很欣慰地看到同学们在案例分析中,既能结合企业战略和特定的商业环境,又能运用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对案例企业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这项赛事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提升了同学们商业思维、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期待第十届案例大赛中再次感受同学们的风采。
潘飞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博士生导师
IMA管理会计案例大赛举办至今吸引了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优秀学子参与其中,这项赛事在沟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社会实践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进一步丰富与完善高校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借签。衷心祝愿大赛越办越好!
胡玉明教授
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隐含体现管理情境(Management Context)的技术(Technical)、组织(Organizational)、行为(Behavioral)和情境(Contextual)等四个维度。管理会计的教材或论著有点像“菜谱”,看得懂“菜谱”,不见得就能够做出“美味佳肴”。各位同学通过参加IMA案例大赛就可以有效地理解企业的战略、商业模式和行业特征,“身临其境”地感悟管理情境,洞察业务流程,进而深刻地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念,跨越课堂学习与现实场景之间的“鸿沟”,尽快做出“美味佳肴”,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佼佼者”。
联系我们

请选择您的致电原因

  • CMA信息
  • 年费
  • 分会相关
  • 出版
  • 教育
  • 活动
  • 商城
  • 网站相关
  • 其他